您好 ! 欢迎来到明医康原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10-56013651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7日 浏览量:1822
“中西医融合,让中医药抗癌更明白”,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和悉尼大学中药抗癌评估中心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中医肿瘤高峰论坛”于2017年11月27日在悉尼大学隆重召开。世界中联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教授、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科技参赞卢萍、澳大利亚国家辅助医学研究所所长Alan Bensoussan教授、悉尼大学医学院副院长Stephen Twigg教授、世界中联秘书长助理秦树坤、世界中联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忠、悉尼大学中医药抗癌评估中心董其瀚博士与来自中国、澳大利亚、英国、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并针对中医药抗癌的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堪称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盛会。 首届国际中医肿瘤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合影留念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科技参赞卢萍发表致辞,他表示,近年来,中澳两国在中医药领域合作密切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中澳两国在中医药领域深远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论坛的举办为中澳双方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台,展示中西医结合在肿瘤治疗领域方面的成果,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与合作,造福中澳两国人民。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科技参赞卢萍致辞 世界中联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教授盛赞,本次论坛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高峰论坛,对于研究中西医抗癌新思路、新理念、新平台、新方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李振吉教授说,这是中西医共同的目标与责任,这一任务需要通过中西医共同合作才能够完成,中西医应当携起手来,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为肿瘤的防治做出贡献。 世界中联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教授致辞 悉尼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内科教授Stepher Twigg先生表示,中西医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未来希望能够与中医药界建立起更高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共同推进中西医融合。悉尼大学中药抗癌评估中心董其瀚博士讲到:中医药想实现国际化,要加强对中医药治疗效果的评估,建立起能够筛选出有效中药的平台,研究抗癌药物的机理,并要尽早把研究与临床进行结合。只有将中医、西医、基础科学三者进行有机地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医药的国际化。 悉尼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内科教授Stepher Twigg先生发表讲话 随后,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科技参赞卢萍宣布澳大利亚中医药抗癌学会正式成立,将本次论坛推向了高潮。作为国际化的中医肿瘤学术研究平台,澳大利亚中医药抗癌学会将有利于推动澳大利亚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在中医药抗癌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医药抗癌研究的国际交流、传播与发展。 澳大利亚中医药抗癌学会正式成立 开幕式结束时,李振吉教授向董其瀚博士赠送了承载着中医文化智慧的礼物——世卫版中医针灸铜人。该礼物表达了共同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促进人类健康的美好愿景。 世界中联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教授 向悉尼大学中医药抗癌评估中心董其瀚博士赠送中医针灸铜人 接下来,学术交流环节正式开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临床肿瘤学博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忠教授发表了题为“溯本求源,谈中医肿瘤临床与科研新思路”的主题演讲。李忠教授认为,癌是一种状态,一种人体內部、人体与自然之间阴阳失衡的状态。李忠教授针对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的困境,提出了中医抗癌的临床新思维:改变“癌状态”是中医治疗癌症的关键环节。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忠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南京中医药大学肿瘤内科学教授、著名中医药肿瘤专家徐力教授则分享了“胃癌相关免疫标志物与中医治疗研究”。徐力教授认为,对于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或中医肿瘤的医生而言,如何利用胃癌相关免疫标志物检测结果,对胃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依据,为中医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决策依据,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肿瘤内科学教授 著名中医药肿瘤专家徐力教授分享“治疗研究心得” 悉尼大学中医药抗癌评估中心董其瀚博士详细讲解了“用现代医学手段评估抗癌中药作用及机理的路线图”。董其瀚教授表示,到2020年将达成以下目标:完成对五种高死亡率癌症临床前中药疗效评估;确立复方与拆方有效性的比较;找到1-2个具有与复方,拆方类似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并确定其抗癌作用机理;基于对细胞周期及机理的理解,开发重组抗癌配方;至少有一个配方(经典或重组)在临床试验中。 悉尼大学中医药抗癌评估中心董其瀚博士发表演讲 陕西省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十大名医王希胜教授带来“对肿瘤相关问题的思考”。王希胜教授认为:肿瘤源于自然,患肿瘤是必然,面对肿瘤应该坦然。治疗肿瘤应结合临床实际效果,科学评价现代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肿瘤患者结合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有用则用,能用则用,适可而止,绝不盲用。应充分利用自然赐予人类的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调整和激发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自我康复能力,在求得高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无瘤完全康复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陕西省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十大名医 王希胜教授分享“对肿瘤相关问题的思考” 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临床专家、国内经方大家徐书教授给大家带来“脑肿瘤的中医辨治经验”。通过演讲,徐书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一些脑瘤专方以及专病专药,他认为在治疗脑肿瘤的过程中,应当以经方作为龙头,经验时方作为龙尾,专病专药画龙点睛。 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临床专家、国内经方大家 徐书教授分享脑肿瘤的中医辨治经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感染科)主任孙凤霞教授为我们讲授了“中西医联手调整肝癌状态”。孙教授认为,在肝癌的治疗中,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和不足,如果中西医联手将能够取长补短更好地改善机体的内环境,调整肝癌细胞滋生的土壤,改变癌状态,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肝癌的复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感染科)主任 孙凤霞教授分享“如何中西医联手调整肝癌状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免疫研究所程晓东教授以“PD-1/PD-Ls共刺激信号介导中医药调控肿瘤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从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两方面介绍了他的科研团队在中医药调控肿瘤免疫逃逸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对中医药临床转化应用和新药研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临床免疫研究所程晓东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玲教授和大家分享了“肺癌身心全程管理及研究进展”。许教授表示,目前肺癌的全程管理实行“不同阶段、不同策略、分层干预、身心同治”。正气虚损是形成癌肿的内在依据癌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扶正治癌”应当贯穿肿瘤治疗的始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许玲教授分享“肺癌身心全程管理及研究进展” 最后,中澳学者针对中西医肿瘤关注的问题,从中医药干预恶性肿瘤的最佳时机及目标人群、临床效果及实验室依据、疗效评估、中药制剂类型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届中医肿瘤高峰论坛是中医药“走出去”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医药专家、学者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业务水平,以促进中医药治疗肿瘤服务和产业的国际化,从而推动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end
编辑者:明医康原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7日
北京明医康原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是一家专业从事互联网+、临床、产品、公益、技术、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健康管理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健康管理流程化,中医健康智能化,大力发展健康事业为向导。...[详细信息]
010-56013651
mingyikangyuan@163.com
北京朝阳区小营路25号房地置业大厦1608